清領時期--艋舺新興宮

乾隆初年,漢人入墾台北盆地漸多,西元1738年清乾隆3年三邑人鳩資興建「龍山寺」,歷經二年峻工。而後向北發展了舊街、新店街(今西園路一段),而比舊街更早發展的蕃薯市街(後改為歡慈市街,今貴陽街一段)交會處,至西元1746年清乾隆11年則興建了「新興宮」,後來的市街發展便以「新興宮」為中心,進而向東、北方延伸;1788年清乾隆53年則陸續建立了「清水巖祖師廟」,而後這三座廟於西元1825年清道光5年便被並稱為「艋舺三大廟門」。


「新興宮」外觀圖



艋舺三大廟門位置圖

  根據文獻記載「天后廟……一在淡水艋舺渡頭,乾隆十一年建」、「天后宮…一在艋舺街,舊屬渡頭,乾隆十一年建…」。可知創建年代為西元1746年清乾隆11年,原名「天后宮」或「天后廟」。

  關於本宮建置過程眾說紛紜,其中從早期主事者口中留傳下來有此一說:「兩百多年前,有一條貿易船到艋舺來,到艋舺後便將船上媽祖請到陸上祭祀,但辦完業務後,船主想要將媽祖迎回船上起帆回程時,事事不如意,幾經推測,得知媽祖有意留下,因此再度將神像請上岸,一行人才順利離開,於是艋舺的行船業者,乃出錢出力於艋舺新興區的蕃薯市街入口處合建寺廟來供奉媽祖,這也就是『新興宮』的開始。」;而關於本宮所奉祀之媽祖來源說明亦各異,有一說為新莊「天后宮」分靈而來亦有傳說為河流漂流所得,但真實究竟為何,至今已因記載闕如無以考據。惟可確定的是,本宮的信眾亦因媽祖的靈驗而香火頂盛,綿延不絕。


「新興宮」舊建制圖(臺郡天后宮圖說)

  根據重修台灣府志中「新興宮」建制圖可看出「新興宮」建制規模頗稱宏敞,廟門外有樓台及演戲場地。中間為大殿,供奉神像;其後正屋二進,雜祀諸神;廟右側有屋三進為官廳,四周牆垣圍繞。再者,根據日治時期對台灣的調查報告中得知當時本宮位於艋舺地區的前身「新興宮」面積約有127坪;屬於本宮的土地面積約有160坪;其餘的附屬財產部分約有40坪,可看出清領時期本宮即具有相當規模。


艋舺「新興宮」

 

  西元1813年清嘉慶18年本宮發生火災焚燬;西元1825年清道光5年重修,與「龍山寺」、「清水巖祖師廟」並稱「艋舺三大廟門」。而後,日本政府接管台灣,到了西元1937年日昭和12年,中日全面戰爭爆發,臺灣戰略地位益形重要,日本人發起皇民化運動、設立日語家庭,並要求廢止台灣寺廟,改奉祀日本神。西元1943年日昭和18年,日本政府更以必須開闢防空道路為理由,強制將本宮拆除,而信眾只好將神像以及神器暫奉置於「龍山寺」後殿,因此艋舺地區的精神中心「新興宮」便在這樣的因素下遭瓦解,暫時走入歷史。


清嘉慶行壇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清領時期--艋舺新興宮
    全站熱搜

    台北天后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